首页 百科资讯 最新收录

妇女节的来历故事(为什么叫女神节)

小编:xiaojiong      分类:生活常识    发布时间:2024-05-03 08:41:44     阅读()

国际劳动妇女节全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联合国女权和国际和平日”在中国又称“国际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

妇女节的起源

在联合国介绍国际妇女节的网页上,把“三八”国际妇女节的起源归因于20世纪初期一系列的妇女运动大事,正是上世纪初这一系列发生在欧洲和美洲的女权运动共同促成了“三八”国际妇女节的诞生,而不是人们想当然的“国际妇女节”。

妇女节的由来故事

设立国际妇女节的想法是最先产生于20世纪初,当时西方各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扩张阶段。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廉的工资使得各类抗议和罢工活动此起彼伏。

1908年5月,正值美国社会党在芝加哥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左翼女权活动家们借机在报纸上掀起性别平等大讨论,号召女工们到会场外抗议,要求社会主义党成立全国妇女委员会,专门负责女性运动的组织与宣传工作。尽管多数男性党代表对此极为不屑,但最后迫于压力,还是采纳了这一提案。

首次庆祝妇女节是在1909年2月28日——美国社会主义党全国妇女委员会成立后,决定自1909年起,将每年二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定为“全国妇女节”,专门用于组织大型集会和游行。之所以要定在星期天,是要避免女工为了参加活动而请假,给她们造成额外的经济负担。

妇女节的权益

1、《宪法》

我国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2、《妇女权益保障法》

2021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三次修订,这次修订,首次对“歧视妇女”的具体含义进行规定,PUA、女德班等行为被规定为违法行为。

《妇女权益保障法》主要规定了妇女的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 财产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益。

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3、《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继承权等权利。

婚姻家庭编规定,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都有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有相互扶养的义务;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4、《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三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5、《就业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妇女节的来历故事(为什么叫女神节)
 

6、《选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

7、《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了强奸妇女、幼女罪、猥亵妇女罪的刑罚。

第二百四十条、第二百四十一条规定了拐卖妇女、儿童罪及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刑罚。

第二百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他参与者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5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