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讯 “假设政府每个月给生二孩/三孩津贴1000元(自出生后至3岁),你是否愿意生育二孩/三孩?”
克日,《浙江省3岁以下婴幼儿养育成本调盘问卷》中的这一问题引发关注。问卷显示,此次观察是为深入领会3岁以下婴幼儿养育成本,为政府制订相关生育政策提供支持。
除浙江省卫健委外,海南省卫健委也在近期举行了生育政策调盘问卷,其中同样涉及政府生育津贴等问题。对此,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陆杰华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各地释放的信号和一些行动来看,当前多地政府已在着手制订生育优化政策来应对生育率下降问题。
不外,陆杰华以为,除了生育津贴等“治标”措施外,更主要的是要逐步改变年轻人的婚育看法,强化家庭责任和理念。
多因素导致生育率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宣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062万人,殒命人口1014万人,人口净增进48万,自然增进率0.34‰,人口出生率为7.52‰。而2020年的天下人口出生率为8.52‰,天下人口净增进为204万。
出生人口下降会发生一系列负面影响。陆杰华举例称,对经济而言,未来劳动力供应不足将直接影响经济活力和动力;老龄化日益严重则会带来老人抚育难等诸多问题。
华东政法大学中王法治战略研究中央副研究员孙煜华指出,人口增进率过低还可能带来许多间接影响,好比少子高龄化的人口结构会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生长;备受关注的教育减负问题也与出生率过低有关,由于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此会对孩子抱有更高期望,进而不停加大教育投入,频仍补课,增添学生和家长肩负。
“近年来,我国人口生长面临转折性转变,总人口增进势头显著削弱,出生人口连续走低。”在国家卫生康健委2022年首场例行新闻宣布会上,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指出,人口出生率下降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效果。
首先是育龄妇女稀奇是生育兴旺期育龄妇女规模下降。“十三五”时期20至34岁生育兴旺期妇女年均削减340万,2021年相比2020年削减473万,这是动员出生人口数目下降的主要因素。
其次是年轻人婚育看法的转变。当前,“90后”“00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绝大部门发展和事情在城镇,受教育年限更长,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婚育推迟征象十分突出,育龄女子生育意愿也连续走低。
此外,住房、教育、就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居高不下,也增添了年轻人的生育挂念。
为应对生育率降低等问题,国家相继推行了周全二孩、三孩政策。“实行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是希望防止出生人口进一步下滑,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耐久平衡生长。”不外,杨金瑞示意,现在三孩生育政策实行时间还不长,短期内很难展现显著效果。
陆杰华以为,仅靠单纯的三孩政策促进生育率大幅回升不太现实,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的支持。
,,第三跳的时候在想啥?喜欢吃什么馅儿的元宵?谷爱凌现场回答多地出台激励生育政策
在先容各地依法组织实行三孩生育政策、起劲出台支持措施时,杨金瑞先容,现在天下已有25个省份完成人口与计生条例修订,部门省份已制订实行方案,增添普惠托育服务生长、设计生育家庭权益保障等条款。
事实上,浙江省卫健委调盘问卷中提及的政府津贴,有些地方已经付诸实践,用“真金白银”解决孩子的“奶粉钱”。
2021年7月28日,四川省攀枝花市宣布了《关于促进人力资源群集的十六条政策措施》,其中划定对按政策生育二孩、三孩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津贴金,直至孩子3岁。这也是天下首个发放育儿津贴金的都会。
除给予育儿津贴外,另有多个地方在“住有所居”方面出台了响应的生育优惠政策。
好比,甘肃省临泽县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划定在县城购置屋子给予4万元津贴,在各中央集镇购置商品房给予3万元津贴;江苏省海安市宣布的购房支持政策中划定,海安市常住住民,子女未满18周岁的二孩、三孩家庭,购房时在市场价钱基础上二孩家庭给予200元/平方米、三孩家庭给予400元/平方米的优惠;北京则成为天下首个在公租房分配上出台生育优惠政策的都会,北京市向阳区在去年9月宣布划定,多孩家庭无须经由意向挂号、摇号排序等环节,可优先获配公租房。
陆杰华以为,岂论是生育津贴照样购房优惠,这些优惠政策都市在一定水平上对提高民众生育意愿起到促进作用。在各地充实实践基础上,若是确有起劲效果,未来也可思量综合各地履历做法,上升为国家制度。
孙煜华建议,可思量把地方生育优化政策、效果等纳入政府政绩审核中,以此来促使政府加倍重视,给予更多投入。
提高生育率须标本兼治
现在各省份新修订的计生条例大多把延伸产假作为一项主要措施,但在陆杰华看来,激励生育应思量的重中之重是生育对女性职业设计的影响,要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妥善解决育龄妇女后顾之忧。
“能否在产假时代保障收入,能否在产假后顺遂返回原岗位,未育女性在入职前是否能不受歧视,这些都是职场女性生育面临的最直接问题。”劳动条约法中划定在条约期未满情形下,用人单元不能以女职工有身、产假和哺乳为由排除劳动条约,孙煜华以为企业除了要严酷遵法外,国家也应明确育儿分管机制,生育成本要由国家、企业和家庭配合分管。
“在提高生育率问题上,不能只关注二孩、三孩,要意识到一孩才是生育金字塔的基础。只有让家庭顺遂生出、抚育第一个孩子,才气调动他们生育二孩、三孩的起劲性,从而停止人口自然增进率下滑的态势。”在陆杰华看来,提高生育意愿须“标本兼治”,除了生育津贴、职业保障这样“治标”的方式,还要“治本”——逐渐改变适婚适育主体的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观,营造优越的生育文化环境。
孙煜华对此示意认同,他以为国家要不停强化家庭建设,弘扬“家”文化。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许多年轻人过于强调小我私人主义,应在宣传方面更多强调家庭价值,激励肩负家庭责任,逐步转变看法。
记者注重到,新型婚育文化建设也泛起在克日宣布的《中国设计生育协会2022年岁情要点》中,其中提出,要以“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激励伉俪共担育儿责任,破除高价彩礼等成规陋习”为重点,增强对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指导,重塑多子女家庭养育文化,淡化教育焦虑,弘扬“孝”“和”家庭价值观,推动构建起劲正向的新型婚育文化。
在孙煜华看来,除了弘扬家庭文化,还可以通过一些制度调整来强化家庭理念。好比,在小我私人所得税改造方面,探索以家庭为单元举行纳税。现在个税制度对于那些伉俪双方仅有一人事情的家庭而言并不十分公正,虽然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中涉及子女教育,但仍对照基础,若是能以家庭为单元举行纳税,税制更为合理,也能增添一些适龄女性的生育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