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资讯 最新收录

“龙仰面”到了,你设计剃头吗?

小编:xiaojiong      分类:新闻热点    发布时间:2022-03-04 17:26:38     阅读()

视频制作:胡彦竹

“二月二,龙仰面,千家万户使耕牛。”3月4日,阴历二月初二,民间有“二月二,龙仰面”的说法。

海报制作:方金洋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先容,“二月二”处在雨水、惊蛰、春分节气之间,时值春回大地,万物苏醒,运肥备耕,播种将始。传说主管行云布雨的“龙”也苏醒过来,降下如油春雨。“龙仰面”代表了农耕时代人们对于应时节令的殷切期盼,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仓满廪实。

,,山西太原千余名师生集中隔离 学习生涯若何放置?

海报制作:方金洋

“龙仰面”源于昔人对天文的观察和想象。周秦以来,昔人把穹庐般的星空分为二十八星宿,凭证星宿排列的差异形状,以七星宿为一组,并以四种动物命名,即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青龙七星中的“龙角星(即角宿一和角宿二)”在春天来暂且最先泛起于地平线,成为春到人世的标志。

中国人很早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唐朝时要在这天“迎富贵”,吃“迎富贵果子”。宋代宫廷要“排办挑菜御宴”,摆出生菜、荠花诸品,预测其名,以赏罚作乐,“王宫贵邸,亦多效之”。

把“二月二”和“龙仰面”连在一起并成为民俗节日始于明清时期。罗澍伟说:“‘龙仰面’本意是惊蛰节气前后百虫苏醒,引龙驱逐。明朝时,二月初二‘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以面和稀,摊为煎饼’,用以‘引龙,虫不出也’;亦可持清香、艾草遍熏家中角落,驱走蛇、虫及霉味。到了清代,这天‘食饭皆以龙名’,如饼谓之龙鳞,饭谓之龙子,条面为龙须,扁食为龙牙。”

海报制作:方金洋

“二月二,龙仰面,大人小孩都剃头。”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许多习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习俗是剃头,而这一习俗形成于清代。罗澍伟说,自古以来,汉族一直保持“身体发肤,受之怙恃,不敢毁伤”的看法,毕生“束发”。清代改男子“束发”为“辫发”,额前顶部头发需剃去,剃头业自此兴起。“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剃头匠忙到春节前夕,纷纷返乡,直到来年二月初二方始营业。为广揽生意,讨祥瑞口彩,便把这天剃头叫“剃龙头”。

时至今日,不少人仍在二月初二这天去剃头,让面容与春天同步,焕发出生气蓬勃的“精神头”,让自己的人生和事业虎虎生威,蒸蒸日上。

5 0

评论